- ·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投[09/30]
- ·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数[09/30]
- ·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栏[09/30]
- ·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刊[09/30]
- ·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征[09/30]
卫星拍摄俄乌战区,为什么中国黑白、外国彩色(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目前雷达极化技术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它在农业、森林、地质、水文、海冰监测和海洋学等都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以下将展开细说。 SAR卫星主动向
目前雷达极化技术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它在农业、森林、地质、水文、海冰监测和海洋学等都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以下将展开细说。
SAR卫星主动向地面发送电磁波,接受反射回来的电磁波完成测绘,间接测量地物成像。由于微波的穿透性,它能在一定程度忽略地表产生的云雾,甚至能略过地表植被深入地下,探测到表层的一些地质情况。比起光学卫星10%的观测成功率,雷达卫星能实现全天24小时,排除气候干扰的高效观测。
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实用性雷达卫星都比光学卫星强太多,而更厉害的是,这是组商业卫星的监测照片,这意味着我国雷达卫星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可以开启商业化路径,实现商用甚至民用。可惜曲高和寡,少有人知。
至于雷达卫星另一大功能——干涉成像,现在商用小型SAR卫星暂时还无法做到。卫星干涉成像需要保证影像多次拍摄角度和位置相差不太远,要实现这个目的需要对一直围绕地球运动的卫星进行精准的轨道控制,这对重量极低的小型商用卫星而言很难。一般只有不计成本的军用中大型SAR卫星才能进行干涉成像。
在人迹罕至的深山、深海地区,地质勘探能力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同样的,这些地区的海洋、森林生态系统也能被监测。巢湖一号条带模式宽幅25千米分辨率3米,聚束模式宽幅7千米*7千米,分辨率1米,能进行生物种群识别,植被覆盖情况分析,监测森林面积、植被高度。这对对生态环境恢复和达成碳中和目标意义重大。
文章来源:《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网址: http://www.zggxjsxbzz.cn/zonghexinwen/2022/0608/1052.html